时间:2022-10-18 19:48:28 | 浏览:2548
小池镇赖邦村(资料图片)
近日,记者走进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璜溪村,看到800多米长的青山环绕滨河生态步行道已经建设完成,村道两边宁静的民居、菜地,使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祥和。近年来,璜溪村依托“千村整治”项目建设,按照“产业为主导,文化为先导”原则,围绕“一路一互通、一酒一公园、一庙一青山”主题,既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激活文化、提振精神,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振兴 增添经济活力
小池镇地处新罗区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下辖13个村,人口13000多人。作为农业大镇,该镇紧紧抓住新罗百香果、葡萄园、竹凉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机遇,提升“百香果产业发展合作社”的辐射效应,推动荷花养鱼、葛根种植项目落地生根,推进林下经济金花茶、铁皮石斛、养蜂等种养殖发展。
2018年,小池镇引进优质荷花品种“太空36号”,基地通过以荷为媒,在荷塘内套养鱼、虾、泥鳅等,并在荷花换季时种植油菜花等观赏性植物,以期形成良性循环,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对莲子、莲藕、荷叶等进行深加工,形成荷花产业链,从而带动村民劳动致富。
据小池镇党委书记陈东华介绍,目前,小池镇已经逐步形成了百香果1510亩、大棚蔬菜2800亩、莲藕2250亩、葛根120亩的高效农业生产格局。
在紧抓农业发展的同时,工业发展也是逐步推进,2018年11月,龙岩沉缸酒低糖系列生产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小池镇举行。这也是该镇全力打造“酒乡文化小镇”,推动龙岩沉缸工贸产业园龙头项目建设,致力打造以“酒”为核、以“文化”为魂、以“生态”为基、以“电商”为平台,小而美、小而特的现代特色小镇。
小池镇淘宝村(资料图片)
人才振兴 助推发展动力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青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小池镇山美村通过优秀青年、乡贤等,定期探讨创业方向。
此外,小池镇内的培斜村是福建首家淘宝村,小池镇通过对“龙岩培斜淘宝村”这一整体品牌的开发和推广,成立了“小池镇青年互联网创业服务中心”,发挥电商创业青年的集群优势,拓展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
目前,培斜淘宝村已有20家实体店入驻和120多家网店投入运营,带动电商从业人员200多人,涉及竹制品、茶叶、百香果、服装销售等诸多领域,2018年,培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亿元,依托小池镇青年互联网创业中心和“龙岩培斜淘宝村”,应用“互联网+”深度融合各种产业,延伸电商产业链条。
生态振兴 打造宜居环境
近年来,小池镇着重加强养殖业污染的后续监管,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下辖各村实行袋装垃圾、配置河道专管员,明确镇村河长工作职责,设立18块河长制公示牌,沿河设立50余块警示牌,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定期清理河道垃圾。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培斜村农民公园、幸福长廊、乡趣园、农趣园等项目相继建成使用,外新线、游客服务中心配套设施等建设有序推进;“百村示范”村赖邦村完成村部装修、沿河道路的硬化绿化、裸房立面整治等项目建设,村庄面貌脱胎换骨;“千村整治”山美村完成农民公园和社区综合运动场建设,卓洋村完成农民活动中心和书院建设,兴贵村实施造福新村公园、篮球场改造及公厕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璜溪村建设后龙山公园及步游道,不断优化村庄环境;完成璜溪、赖邦、汪洋、南山等村1700米生态护岸建设和步行道绿化美化,生态效益充分发挥,一个宜居的生态新镇已然形成。
小池镇龙池书院(资料图片)
文旅振兴 构建全域旅游
小池镇拥有“龙池书院旧址”“赞生店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等一大批红色资源。近年来,该镇主动融入“大古田”红色旅游和九龙江源慢生活圈发展,全面加快保护和开发,现已完成中书院复原和上下书院的修缮工程,书院内部展览布置已初步完成。
围绕小池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特色文化、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2018年8月,小池镇举办的“慢游绿色小池·传承红色文化”旅游节活动,更是将辖区内的红色文化、儒家文化、生态文化展示给广大游客,着力打造小池文化旅游新形象,让小池“气质”更好、“颜值”更高、品牌更亮。
“近年来,小池依托生态、文化等优势,实施‘旅游+’模式,在旅游开发中加强工农融合、文化带动、生态返利,实现各村集群式发展。谋划培斜片区‘乡村生态游’,平原片区‘民俗风情游’,京源、牛眠石‘果品采摘游’,何家陂周边、云顶茶园‘休闲养生游’,黄斜、儒芦片区‘红色金融游’五大精品板块,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陈东华说。
据了解,近年来,小池镇将旅游市场定位为以研学休闲为消费内容的近郊游,充分整合利用辖区内各类资源,通过整合培斜村乡村旅游、云顶休闲旅游、九溪庐生态旅游、福海龙乡生态旅游、何家陂水库移民创业园和沉缸酒综合体等项目,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做优旅游产品,做强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妤 通讯员 温连光 张婕)
记者点评
乡村发展需要“善”治理,就是要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齐头并进,补齐短板,这样才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的发展新模式,让乡村农业、旅游观光、生态、文化等协同发展,构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乡村发展才可进入“快车道”。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构建一个生态宜居的乡村,还可通过增加政策倾斜等,来吸引优秀乡贤反哺以及返乡创业,带动乡村发展活力,提高乡村创新力和竞争力。(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妤)
小池镇赖邦村(资料图片)近日,记者走进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璜溪村,看到800多米长的青山环绕滨河生态步行道已经建设完成,村道两边宁静的民居、菜地,使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祥和。近年来,璜溪村依托“千村整治”项目建设,按照“产业为主导,文化为先导”原
总有一些事物或是当年放学路上的零食许是喜庆家宴中的觥筹交错……它们在味蕾中绽放它们在记忆中长存承载了许多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了它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今天925君就带你走近非遗看看长汀和新罗的美食佳酿长汀豆腐干 中国历史上,随着客家人的不断南迁,
游大美龙岩,品非遗美食(新罗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不断被探索的人文历史,龙岩的非遗美食也很值得被喜爱。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品品新罗非遗美食。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 龙岩沉缸酒已有200多年的酿造历史,是一种特甜黄酒。该酒1963年以来,
9月22日,安阳市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和全国、全省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乡村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维博宽阔笔直的街道,随处可见法治宣传标语,金秋时节,走进河南省清丰县,这个到处鸟语花香的县城处处透着安详和乐。 作为“全国矛盾化解示范县”,清丰县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模式走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人民网莒县6月1日电 上班不到一小时,打印机前的单据已经堆成厚厚一摞。“这些都是客户下的单,还有400多单待处理。”在莒县阎庄阎庄产业创新孵化园,日照人之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常彦磊说。“过去农产品都是单打独斗式的,不
榆阳区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8万,既是能化工业强区,又是现代农业大区。近年来,榆阳区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以工补农、创新机制”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近年来,榆阳区聚焦“争创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新标杆”目标,以乡
10月16日上午,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主持召开中站区文旅项目建设推进会,听取周窑、小家岭民宿集群建设及十二会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董红倜充分肯定了南太行龙翔山居民宿集群项目前期建设取得的成效,要求各级各部门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林)“食堂改造好了,学生中午就可以在校就餐了。”8月29日,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谭家湾小学食堂改造项目现场,工人师傅正加班加点做保洁,为秋季新学期如期开学做准备。据校长王立付介绍,9月1日开学后,学校100
一条条入户便道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有如园林,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收获的季节里走进新泰市的广大乡村,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村民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写满了幸福。 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新泰市以布局集约化、产
9月23日下午,全市清廉舟山建设推进会在新城召开。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何中伟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全省清廉浙江建设推进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保持严的
本网讯(柯文翔 李君亮 吴国强 姜成富)湖北鄂州报道6月19日下午,鄂州市梁子湖区区长蔡和林调研吴伯浩村乡村振兴建设,考察吴伯浩村柴家洪湾美丽乡村生态文旅,康养和民俗文化艺术村可行性情况。蔡和林对吴伯浩村乡村振兴建设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宝贵意
“原来我们村庄到处有垃圾、污水。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污水处理站建好了、排水畅通了,路灯也亮了,健身广场也有了,村里的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很幸福、很满意,以后我们都要自觉地维护村庄环境。”潘集区泥河镇店
秋分时节稻谷香,又是一年丰收季。“我们种植的稻虾生态大米很受市场欢迎,今年新米在上市前就接到不少订单。”走进裕安区康怡家庭农场,种植户们感慨如今种地更有盼头和劲头。 2017年,固镇镇杨桥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高德洋,经镇村招商引资,返乡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3日讯 日照市岚山区大力推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中秋假期,在金牛岭社区小金牛巧手画社,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