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0 21:42:09 | 浏览:461
闽西特委机关的依托地
——新罗区曹溪街道马坑、太保林、公炉坑基点村简史
马坑、太保林、公炉坑位于新罗区曹溪街道南部,距龙岩市区约14公里,北邻崎濑,南毗合溪,位于漳(州)龙(岩)公路线上,是曹溪街道的南大门。马坑村群山连绵,林木葱郁。发源于适中的小溪,经马坑由南向北流向董邦。马坑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森林面积达2.5万亩,地下矿产有石灰石、钼、铁矿(华东第一),著名的马坑铁厂建于该村。该行政村海拔430米。在马坑村东南部的山顶上还有太保林自然村,在马坑村西面高山上,还有公炉坑自然村。
马坑、太保林、公炉坑自然村,都是龙岩县(今新罗区)南部重要的革命基点村,是龙岩著名革命烈士张木良的故乡,是红八团重要的游击根据地。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马坑乡的十八湾油房坑是闽西特委所在地。当年仅20多户,80多人口的小村庄,却有10位同志为革命牺牲宝贵生命。马坑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8年夏,共产党员张双铭、张荣周到马坑乡进行革命活动,组织秘密农会,建立共产党组织。雇农出身,12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的张木良喜出望外,第一个报名参加秘密农会,积极工作。不久,经张双铭、张荣周介绍,张木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发展陈振辉、邱照林、黄南章等入党,成立马坑乡党支部,张木良任支部书记并兼任秘密农会会长。党支部发动群众进行秋季“二五”减租减息斗争,不断壮大农会组织,发展党员,训练农民武装,阻击适中反动民团。
1929年5月下旬,红四军第一次攻打龙岩城,在张木良的领导下,马坑、太保林、公炉坑等自然村进行武装暴动,烧毁田契债约,镇压反动分子,成立暴动队,张木良任队长。6月19日,马坑乡暴动队及合溪、崎濑等乡暴动队在张涌宾、张木良等率领下,配合红四军第一纵队三打龙岩,从龙岩南门攻入,消灭敌陈国辉旅主力。8月,成立马坑区、马坑乡苏维埃政府,张木良任马坑区苏维埃政府执委(主席为陈振辉)、马坑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着手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在马坑乡进行试点,然后全面推开。
1929年秋,敌人发动第二次“三省会剿”。10月19日,马坑乡人民积极配合县、区赤卫军,在马坑一带伏击军阀刘和鼎运输车,当场击毙敌人7人,击伤2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马坑人民欢欣鼓舞。
1930年2月初,在王庄村召开马坑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张木良被选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3月,成立中共马坑区委,郑登岸任书记。张木良、郑登岸在马坑发动群众,调整土地,组织农业合作社及粮食调剂局(谢木荣任主任),成立区赤卫军中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巩固了红色政权。
1930年底,国民党军新编第一师张贞部杨逢年旅攻占龙岩城。1931年春,白土民团带领杨逢年所部一连兵进攻马坑。张木良率领区赤卫军中队,利用有利地形,扼守各个山头要塞,居高临下,与敌进行激烈战斗,打死、打伤不少敌人。张木良不幸身负重伤,转移到(龙)岩永(定)交界的角罗坪母舅家疗伤。
1932年4月,红军东路军光复龙岩,张木良带伤回到龙岩。龙岩县委决定将东山、马坑两区合并,成立山马区委,张木良任区委书记。张木良领导马坑人民开展反“倒算”运动,把在苏区失守时被地主强行收去的租谷,加倍清算回来,并组织青壮农民参加县运输队,前往漳州,将东路军缴获的胜利品运往中央苏区。
1932年10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攻占适中,山马区成了龙岩的前线。马坑人民在张木良、陈水泉率领下,配合县赤卫军总队,在漳龙公路两侧占拒山头要塞,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敌军前进。敌军寸步难行,只好翻过高山,弯道从东肖、红坊攻占龙岩城。在十九路军统治龙岩期间,马坑人民配合游击队在马坑、中甲与东肖交界的山区坚持敌后斗争。1933年夏秋间,马坑人民在张木良及省委白区工作部派来的工作团领导下,抵制十九路军“善后委员会”推行的“保甲制度”“计口授田”及引诱自新等政策,并在十九路军中下层官兵中开展统战工作,进行士兵策反工作,瓦解敌人有生力量,保护了人民利益。
1934年4月中旬,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简称红八团)诞生。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赋予该团的重要任务是:开展远殖游击战争,破坏国民党东路军的主要交通运输线漳(州)龙(岩)公路,牵制迟滞敌人向中央苏区腹地的进攻,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为配合红八团的军事斗争,1934年秋,龙岩县委决定将山马、南福、适中三个区联合成立中心区委,张木良为中心区委书记。张木良与区游击队长陈水泉带领游击武装到马坑、崎濑等乡发动群众,设路障、剪电线,积极配合红八团挺进龙岩。
1941年是闽西党斗争极端艰苦的一年。“闽西事变”后,形势急转直下,敌人的“围剿”不断加剧,国民党反动派到处袭击我党秘密机关和交通站。为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闽西特委驻地不得不经常转移。
是年秋,特委机关设在马坑的十八弯油房坑。因马坑山高林密,有独特的地理优势。马坑东边与黄洋村毗邻,西与东肖联邦村相接,南与适中合溪村交界,北与崎濑村接壤,便于游击周旋。最主要的是马坑党组织和群众基础好。“南委事变”后,党组织宣布区以下的组织暂时停止活动。但马坑乡大多数党员仍然保持革命斗志,隐蔽于各村庄,秘密进行单线联系,发动群众,打探敌情,筹集米菜,代购药品,全力支持游击队活动,保卫特委机关安全。中共闽西特委机关20余人,在书记王涛领导下,团结战斗,经受严峻考验。
9月17日晚,特委派出的通讯员柯月香(土名柴头仔)被捕投敌,带领敌保安十一团近百人,于20日晚沿合溪分路包围了特委机关。21日拂晓,王涛照例早起,组织武装操练,不幸被埋伏之敌狙击,壮烈牺牲,年仅33岁。当天他的妻子、特委机关支部书记张子芳集中四散的队伍,重整机关,继续战斗。张木良、戴炳辉等迅速就地掩埋好烈士的遗体。
1944年10月,中共闽西特委重建革命武装,开展自卫反击。为了纪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闽西特委书记王涛烈士,特把这支队伍命名为“王涛支队”。
1949年夏,马坑人民密切配合闽西支队和龙岩独五团,袭扰国民党溃军,破坏漳龙公路,在莒舟伏击敌刘汝明兵团曹福林部汽车,摧毁敌哨所,保护夏收,进行一场反抢粮、保家乡的斗争,迎接胜利、解放的曙光。
在漫长、艰苦、曲折的革命斗争岁月里,马坑人民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夺取革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为革命作出无私奉献,有张木良、陈三姑、陈金煌、黄南福、黄南章、黄南辉、谢友连、谢荣村、张三苟9位烈士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在册五老人员有邱连地、黄佳仁、谢成荣等。
1952年,龙岩县人民政府评定该村为革命基点村。1991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明星村”。1995年被龙岩市委、市人民政府(县级)评为“十强村”。同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如今,马坑村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动融入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主动吸引外商投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新罗革命基点村简史)
我在村小当老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免费师范生的故事寒风、冷雨、一山又一山的浓雾;爬坎、上岭、一坡又一坡的弯道。在一车人被这九曲十八弯的山道转晕了,都撑不住要吐的时候,湘赣边界的湖南郴州桂东县到了。“才23万人的县,就有145人是我校的免费师
平报融媒记者孙聪利 通讯员王毛生湛河区苗张路提档升级工程已于近日大头落地,这让曹镇乡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彭红杰很是兴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他觉得更有信心了。“俺村有10亩建设用地,因交通不便,一直闲置着。苗张路提档升级后,很快就引进了投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李学义 通讯员 付国东)3月16日上午,在平桐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李庄村段的小游园施工现场,10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和手套正在整理微地形和栽植树木——湛河区第39个乡村“路边小游园”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湛河区把生态绿
9月23日,开封市禹王台区委书记黄腾带队调研督导“三秋”生产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副区长孙秀琳和两乡、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黄腾一行先后到南郊乡杨庄、小苏村和汪屯乡马头、张庄,实地查看了“三秋”生产和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并与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板块间的相互切磋。每座城市各个板块的均衡发展,也使城市的综合面貌匀称而饱满。位于焦作之东的马村区正如中心城区的展翅一翼,应势乘风起,项目串珠成链。沿人民路一路东行,在人民路与文昌路交会处,就是马村区焦东融合创新城和焦东生态
抓项目,赢未来。抓服务,促发展。今年年初以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武王街道紧扣区委“12356”工作思路,践行“13710”工作机制,落实“1+4”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将企业“大
“现在俺村有了医保服务站,看病买药越来越方便。这不,俺想申请高血压的慢性病鉴定,把资料交给村医没几天,慢性病处方本就发到了俺手里。”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医保业务,这让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东韩王村71岁的王红雨大爷感慨不已。医保服务站进村,打通
“墩苗”是为了根深,根深则苗壮,苗壮则花红,花红则果硕。2022年,淇滨区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于3月7日至9日,在鹤壁乡村振兴学院举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运营官”培训班,切实为2022年乡村振兴“墩好苗”。强化“墩苗”纪律
【来源:安徽先锋网_基层党建】专稿: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头雁”队伍建设,激活基层带头人队伍“一池春水”,淮北市烈山区杨庄街道扎实开展“改进作风·头雁领航”专项行动,突出党建统领,强化建管学用,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白丽红 刘华进)为促进大众文化繁荣发展,丰富农民精神生活,9月28日,离石区乡镇街道展销推介会在王营庄乡村振兴示范区举行,来自离石11个乡镇和街道的队伍用自己的独特方式礼赞丰收。推介会上,11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